实践“2345”工作法,党旗引路攀高峰——麻城市博达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博达学校自2002年创办以来一直坚守初心和使命。2005年11日,博达学校组建了党总支,在学校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党组织率领广大师生员工,奋发踔厉,艰苦奋斗,勇毅前行,在保障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些年来博达学校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麻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3月湖北省民办教育促进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四个融入抓党建,三园同建促发展》的创新案例入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建工作风采录《先锋》。 明确“两个作用”,有使命意识 明确党组织在凝聚人心,团结职工群众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中政治引领作用,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建设学校先进文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党建工作的始终。 围绕“三园同建”,有目标意识 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 家长信任放心的满意校园 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做实“四个融入”,有任务意识 1、融入决策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为了更好地保证党建在“两新”组织中起到政治引领的作用,学校党总支的定位是参与决策不缺位、推动工作有平台、维护各方利益有能量。 2、融入德育工作,聚焦教育主体。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党总支会同各学部德育处制定出“以德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思路,使党建工作与学校主体工作有机融合。 3、融入党建元素,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文化代表着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党总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把握方向、思想引领、凝聚精神、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4、融入社会实践,焕发校园活力。 学校一直坚持大教育观,在搞好学校常规教育的同时,学生走入社会、学校回报社会,树立教育从实践中走来,教育要走向实践的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 推进“五领实践”,有作为意识 1、参与课题研究---领题 博达学校正在从事省级课题《学困生成因及转困策略》研究,每名党员教师都潜心研究学困生转化,成为学困生帮扶转困课题的研究者、实践者、探索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给力麻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2、帮助问题孩子---领学 每名党员教师包保1-3名“问题学生”,每周在学生成长日志中有三次谈话记载,有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心理困难的三件事例,每月有一次不少于半小时的“心理疏导”文稿,每学期有1个小时“我与学生心连心”的教育叙事。 3、关爱留守孩子----领管 每名党员教师“领管”1-3名留守学生,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放假期间,党员教师跟不能与家长在一起的留守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关爱,填补亲情空缺。 4、 结对青年教师---领路 A:指导储备新教师完成“八个一” 1)指导每一天上下班和作息时间一致,培养制度约束意识; 2)指导每天写一篇听课心得,并与之交流;3)指导每天练一页钢笔字,写一小黑板粉笔字; 4)指导每小周拟编一课时教学设计; 5)指导每大周拟上一节汇报课; 6)指导每大周听一节班会课和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7)指导 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 8)指导每大周做一份相关学段专业试卷。 B:指导在岗新教师达到“四要求” 1)指导每小周2节课,写一篇听课心得,与之交流; 2)指导每大周学习一节班会课,写一篇学习心得,并与之交流; 3)指导每月上一节展示课,写一篇课后反思,在同学科教研组交流; 4)指导期中和期末上交一篇学习心得。 5、指导团队建设---领航 学校组建了高中部团校、初中部团校,小学部组建少工委,市团委进行了挂牌启动仪式。安排每位党员每学期到团校上一节团课,每名党员每月策划组织一次团队活动,每组织和参加一次活动积分为1分,每年积分不到10分的不得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以此推动“党建促团建,团建带队建”的良性循环。 (来源:麻城市博达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