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头 我们有为 | 张武——疫情面前显担当 防控一线写忠诚
疫情当前,他坚守了一个共产党人忠诚之心,心系一线,主动作为;他践行了一个教育人的职责和使命,心系师生,勇于担当;他争做志愿者,甘于幕后,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他不断找好自己的定位,积极投身防控阻击战之中。 他就是红安县七里坪镇领航实验幼儿园园长张武,中共党员,七里坪镇星火志愿者活动小组发起人,红安县民办教育历届年会总策划及负责人。
献爱心,甘当两新组织“领头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值新春佳节,我们的医护人员不仅没能和家人团圆,而且在抗击疫情路上“逆行”,与病毒抗争。这其中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兄弟姐妹,他们在前方奋力救援,我们在后方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张武在《红安县民办教育爱心团队募捐倡议书》中这样写道。 1月24日,在红安防疫攻坚战打响的那一刻,张武全家伴随着他筹集募捐事宜的通话声,过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除夕夜。1月25日,张武作为红安县民办幼儿园历届年会的总策划及负责人,带头个人捐款2000元。同时发挥其影响力,组建了14人的民办教育爱心管理团队,400余人的抗击疫情爱心群。号召红安县小精灵幼儿园、小博士幼儿园、麦兜幼儿园、小神童幼儿园、国际育才实验学校、长林实验幼儿园等20余所民办教育机构行动起来,积极组织捐款。 “太感谢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1月28日,红安县七里坪镇苏区医院院长占战平从张武爱心团队手中接过4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1月25日至2月9日,张武广泛发动、多方面宣传,近千余人进行了四轮爱心募捐,成功筹集资金132286.82元,用于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54500个,空气净化器13台,方便面190箱,纯牛奶155箱。对接了红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1家县级单位,1家县级医学观测点,成为红安县最早将爱心物资送至一线的爱心团队之一。 1台电脑,14个人,3部手机,每天充4次电,接打几十个电话,回复咨询上千次,每天睡4个小时……这是张武带领的红安县民办教育爱心团队的真实写照。他们不畏物资紧缺、采买不便、道路阻断的困难,彰显了身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担当。 在爱心筹款之余,张武还心系柳林河村,积极发起和组建了43人的村志愿团队,入户讲解疫情防控知识,亲身示范防疫消杀要点,紧急协调和联系防控物资。2月7日,张武向七里坪镇柳林河村捐赠500元,500只一次性口罩,200双一次性医用手套和3套防护服。在紧要关头,这批爱心物资为柳林河村防控防疫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勇担当,甘当疫情宣传“主心骨” 疫情发生后,张武懂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是人人参与的抗疫之战。作为一名教育人,更加体会到时代赋予他的新使命。张武接连几天都在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该做些什么?怎么让我们的幼儿在这场战役中成长起来?” 1月24日,趁着募捐休息的间隙,张武连夜录制了一段特别的春节祝福视频,倡导家长朋友及幼儿春节期间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集。 1月31日,针对日趋严峻的防控形势,张武和园务管理人员商议,决定从疫情防控入手,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案。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感受那些普通人、平凡人为防疫做出的贡献;注重幼儿卫生习惯养成,锻炼身体,节约医疗资源;开展珍爱生命教育,让他们知道居家隔离不出门就是不给社会添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组织亲子手工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发表公众号文章10余篇,组织教师录制防控科普音视频100余条,与幼儿在线互动1000余次,受众家庭500余户。 幼儿园教职工及幼儿的安危都记挂于张武的心上。第一时间做好本园消菌杀毒工作,组织对本园教职工及幼儿进行疫情排查情况统计,提醒全园师生注意防护,尽量不外出,外出不逗留,安心待在家里。在张武的感召下,园所教师周涛、王晓霞等人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村(居)民上门测量体温、提供代采代购等志愿服务。
践使命,斗罢艰险“再出发”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帮助七里坪镇政府摸排各村疫情防控情况及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落实,从2月13日起,张武作为志愿者加入七里坪防控指挥部宣传组,每天驱车数十公里,深入防控一线,了解防疫情况,挖掘疫情线索,采访先进典型。每天加班加点,参与编写《七里疫情简报》25期,撰写新闻20余篇,拍摄新闻图片数千张。黄冈新闻网、黄冈党旗红、鄂东晚报、红安网等多家媒体登载了他的报道。对广大村民进行正面宣传,稳定民心,传播科学防控知识,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让村民做到不恐慌、不回避,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氛围,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 (秘书处、红安县七里坪镇领航实验幼儿园) |